首页 > 资讯动态 > 知识讲堂 > 【三和知识讲堂】夏天没有它,当心爱车“开锅”

使用微信“扫一扫”
扫描以上二维码
即可分享本文至“朋友圈”

【三和知识讲堂】夏天没有它,当心爱车“开锅”

2017/08/22浏览次数:

气温越来越高,开车的司机都深有体会,行驶不一会儿,汽车发动机就热得滚烫滚烫,如果不及时散热,水箱很可能冒“开锅”,威胁到发动机的安全;而几乎所有车主都会想到用冷水给发动机降温,但是冷水降温除了效果不好,长时间使用还会腐蚀水箱。   

其实发动机降温真正需要的不是水而是——防冻液!

  三和防冻液的使用方法  

◆检查

在彻底更换新防冻液之前,要先进行全面检查。检查所有管路和部件是否完好无泄漏,询问车主车辆使用情况,如有异常请先排除故障。

◆放水/旧防冻液

打开膨胀壶盖、水箱盖和水箱放水塞,或打开水箱下水管,放出原车旧防冻液或水。

◆清洗

可用水箱速效清洗剂清洗管道。将清水加入储液罐,使清水连续不断地流经发动机冷却系统,随后着车怠速3至5分钟,让水循环起来。排空冲洗液,继续注入清水,直至流出来干净的水。注意:要将暖风水管拆掉,把暖风水箱的水放干净。

 

◆灌注防冻液

放完水后先将防冻液由水箱(散热器)的水管加入,让防冻液快速流入水箱。         

随后将防冻液加入储液罐,直至储液罐快满,启动车辆怠速运转10分钟左右,将冷却系统中的部分空气排除掉。液面有所下降,及时添加防冻液,加注到储液罐的最高标记 “MAX”。


 

  注意事项  

① 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的防冻液  

不同品牌的防冻液其生产配方会有所差异,如果混合使用,多种添加剂之间很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,造成添加剂失效。

② 防冻液的有效期多为两年(个别产品会长一些)

添加时应确认产品是否在有效期内。

③ 必须定期更换

一般为两年或每行驶4万公里更换一次,出租车应该更换得勤一些。更换时应放净旧液,将冷却系统清洗干净后,再换上新液。

④ 每个季度要对散热器外部进行清洁。



⑤ 防止中毒

乙二醇和部分添加剂是有一定毒性,在适用过程中请勿用嘴吸取;操作后要彻底洗手等。

⑥ 严禁向产品中加入自来水、井水、矿泉水等含杂质的水。紧急状况下可添加纯净水或蒸馏水。

  驾驶员应注意事项  

每月自查一次冷却系统:

① 利用双休日,在发动机启动前,查看膨胀壶液位是否在标准范围(在标准范围即正常)。

② 低于最小刻度非常明显,请检查各处水管是否有泄漏迹象;观察发动机舱下方地面油污水渍。如有上述情况请立即维修。

 

③ 低于最小刻度,但没有发现系统无明显泄漏,请适当添加。

④ 严禁在发动机热车状态,打开水壶盖。冷却系统高压将会使高温冷却液喷溅,造成烫伤。

 

  常见问题  

一、如何根据冰点合理选择防冻液



二、使用防冻液前不渗漏,使用长效防冻液后反而出现渗漏问题

防冻液具有除垢作用,将原来的锈垢除去后,暴露出被锈垢遮盖的沙眼、漏洞,从而导致防冻液渗漏。

三、橡胶管接头渗漏

车辆冷却液由用水更换为防冻液,会使橡胶管接头由膨胀回缩至原来的正常位置,出现渗漏。

改进方法:将接头卡箍拧紧。

出现渗漏,可以用三和水箱堵漏保护剂

四、低温下“开锅”

少数车辆本来就极易“开锅”,加入防冻液,未能起到明显抑制作用。

原因:汽车冷却系统的水垢太重,水温达70-90℃即开锅。如存在严重的水垢,防冻液是无法解决“开锅”问题的。


五、怎样辨别防冻液的好坏

1.标准判断

衡量防冻液的优劣主要有以下两点:

  ①防冻效果;

  ②防沸效果:

冰点越低,沸点越高,其中的温差越大,相对来说防冻液的品质就越好。

2.从防锈性能、防垢性能和权威检测类型等方面鉴别

六、在使用长效防冻液后,防冻液变成铁锈色,同时产生絮状物。

原因:长效防冻液中添加有适量的防锈剂和除垢剂,乙二醇具有渗透作用,将冷却系统中锈垢清除出来而产生上述现象。

若锈垢较重,使用几天后,将防冻液排净,加入新防冻液即可

七、不同厂家生产的防冻液能否混加

理论上采用乙二醇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合格防冻液均可以混加,实际上不同品牌的防冻液是不可以混用的。

八、为什么要常年使用汽车防冻液?

现国内外95%以上使用乙二醇-水基型防冻液,与自来水相比,防冻液最显著的特点是:冬季防冻,而水不能防冻;防冻液沸点高,挥发量小,热稳定性好;夏天使用防冻液可有效地阻止水箱“开锅”;全年使用防冻液可有效放置冷却系统结水垢,抑制各种金属的腐蚀。

九、如何检查防冻液的冰点?

防冻液的冰点主要由乙二醇-水决定的,可采用冰点仪检测冰点。


十、防冻液的颜色与质量有无关系

没有任何关系。醒目颜色只是区分水、刹车油等其他车用液体。防冻液的优劣取决于配方组分,尤其是添加剂。

十一、防冻液在使用过程中为何会产生泡沫?

1.防冻液本身的抗泡性太差;

2.冷却系统不见破损,空气进入冷却系统所致;

3.矿物油或燃料燃烧的废气窜进冷却系统所致。



Copyright © 广东三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 粤ICP备19049844号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