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微信“扫一扫”
扫描以上二维码
即可分享本文至“朋友圈”
"后建筑"年代,翻修是刚需:每年欧洲防水卷材市场规模有约270亿欧元,美国成型屋面总产值有约360亿美元。
美国翻修市场(维修和更新)占比达到75%。
中国也进入住宅"后建筑"年代,翻修比重不断上升,外加地下管廊、海绵城市等基建投资、防水材料质量升级、外墙防水标准落实等,防水材料市场将从现在1000亿规模(规模以上企业统计口径)还要扩大数倍。
根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的初步统计,规模以上收入企业的产值大约占整个行业的 50%。
2016年,560家规模以上(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)防水企业创造的主营业务收入达988亿元,由此推算建筑防水行业总产值约为2000亿元。产业调研得到的信息,全行业产值约为2000-3000亿元。
与此同时,在全国建筑渗漏现状调查中,有渗漏情况的住户,26.58%为最近一次维修付费、平均每户约1525元;28.25%遭受其它经济损失,每户约1367元。
所有对最近一次渗漏进行过维修的住户中,有26.58%的住户需要自掏腰包对渗漏进行维修,这些住户最近一次因维修渗漏承担的经济损失为1525元/户。
除此之外,渗漏还有可能造成衣物、家具的损坏,误工,诉讼费用等其它经济损失。
在有渗漏情况的住户中,约28.25%的住户在最近一次出现渗漏问题时遭受了可估量的其它经济损失,平均每户折合为1367元。
随着防水意识的提高,新型防水应用的推广,防水材料的下游应用以住宅和民用建筑为主,应用部位中屋面与地下室占比最高。
建筑防水行业的三个65%,反映了当前渗漏问题的高发。
而防水工程成本对建筑造价的占比仅1%左右(国外一般占比10%左右),但对居住影响体验大。
随着对居住品质的需求升级,下游用户对防水质量更加重视,大型房地产商对于建筑防水采购也更加严格。
据不完全统计,每年因渗漏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万亿以上,渗漏不但造成各种工业原料的浪费,甚至可以腐蚀设备等器材,更是众多安全事故发生的源头,建筑物的渗漏时间长了,会导致钢筋膨胀,水泥表面异样,从而影响房屋的寿命。
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,建筑物渗漏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。
因为房屋在验收交付之前,所有的防水工程都是开发商负责,在施工过程中,一旦出现渗漏,就意味着开发商必须翻新返工,而渗漏翻新维修的成本是建筑物新建防水成本的2~10倍。
在翻新维修的过程中,所有之前做的混凝土浇筑、找平、保温工程都必须重头再做一遍,这是对资金和建筑材料的极大浪费。
同时,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时间成本也将遭受巨大的损失。
很多房地产企业因为渗漏必须要进行二次维修,维修过程漫长导致房屋不能按时交付,一方面使得自己本就脆弱的资金链难以为继;另一方面,因为延迟交房导致的起诉和纠纷也使得自己企业的商业信誉受损,可谓雪上加霜。
因此,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算一笔经济账,而直接后果就是假冒伪劣产品越来越无法占有市场。